DSE如何帮助“姜萍们”上港大!
作者:ycadmin   时间:2024-06-23   浏览585 次

image.png

火出天际的偏科天才少女

6月13日,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(简称“阿里数赛”)公布决赛名单,最终有来自全球各地的801名数学高手成功晋级。他们遍布全球17个国家与地区,平均年龄22岁,主要来自北大、清华、麻省理工、剑桥等知名高校。名单中,姜萍显得有些特别。年仅17岁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,位列本次参赛选手中全球第12名,同时也是前三十名里唯一女生,姜萍也创造了历史,服装设计专业的她是首位冲进决赛的中专生,创造了众人眼中的不可能。

image.png

在数学老师王闰秋的指导下,姜萍开始学习高等数学,从同济大学出版的《高等数学》开始,一直到Lawrence C. Evans编写的《偏微分方程》。凭借手机翻译软件和一本《英汉小词典》,她已经自学了三分之一。如今,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数学系本科生的水平。

image.png


偏科学生的出路

Q

天才少女在国内只上中专,如果转学香港DSE课程,她的命运会有什么不同?

DSE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必修4门科目与2门选修,而如果擅长理科的学生合理规划选修科目,完全有机会在考试中获取高分。DSE评分设立5*以上的奖励,目的为了奖励专才型学生,所以即使学生英文不及格,但是能在其他科目摘星,也有机率上港大。


如果是姜萍这种数学天才型的考生,DSE的升学机制中有以下三种方式帮助她发挥专才的优势。



弹性收生政策,灵活录取

香港高校近两年推出了新的政策,就算DSE一科达不到最低要求,只要其他科目够高分,依然有可能入读港校。以香港大学为例,2024年依旧采取灵活安排的政策,英文只考2分不及格,但总分打9折后仍然超过的收分中位数,便有机会入读港大。


image.png


而对于有竞赛能力的天赋型学生,港校的灵活录取政策多样化,除了DSE考试成绩的考量,同时也考虑学生在其他范畴的杰出成就,包括SNDAS学校提名直接入学计划、校长提名、OEA竞赛成就等,作为补充入学方式面向学生开放。


image.png



等级5有加分,且延伸数学单独成科

香港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四校,采用区别于一般计分的方式,将等级5另作额外加分,使高分科目更高分,level5=5.5分,level5*=7分,level5**=8.5分。目前,香港的大学将延伸数学作为单独一门选修科目计入总分。


image.png



港校计分加权制,比重偏向数学

香港许多大学的录取评分会偏向英语跟数学,像工科、商科、理科等热门院系,对英文科和数学科的成绩通常会按1.5倍或2倍加权计算,所以英文跟数学分数高的同学会特别有优势,如果考生是数学方面是强项,那么必修数学跟M1/M2两个科目取得特别高分时,总分会比平均分布的其他考生更有优势。


image.png


根据以上专业的收生计分方式来看,所有专业均对数学增加了1.2-2倍的加权,其中JS6224的人工智能专业与JS6729的精算专业对数学有特别要求:M1/M2必修达到Level4以上,并且数学与M1/M2都作2倍加权计分,那么光数学部分,考生之间的一个等级的分差将会成指数增长。比如Level5与Level5*原本相差1.5分,在加权后则是相差6分。


既然可以偏科,英文还要重视吗?

尽管弹性招生政策看似具有吸引力,是否意味着数学强英语弱的学生不用去重视英语了呢?这种看法的不足之处在于,那些在其他科目取得高分但英语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实际上并不多见。

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经验,大多数在其他科目摘星的学生,通常也能够达到英语3分以上,而不是不合格。换句话说,通常情况下,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其他科目的表现也往往不错;而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,其在其他科目的表现通常也不尽如人意。

对于大多数处于录取边缘的考生来说,他们可能在总分上刚好达到香港名校的录取标准,却因为英语成绩不达标而无法顺利入学。例如,一个学生可能在五科考试中总共获得了20分,本可以进入香港城市大学的商学院,却因为英语成绩不合格而无法被录取。因此,建议绝大多数学生应该首先集中精力提高英语水平。一旦英语成绩得到提升,通过DSE考试进入香港高校的机会将会显著增加。